发布时间:2023-06-27浏览次数:451
中新网上海12月2日电 (记者 殷立勤)为纪念沪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20周年,12月1日,“沪港合作成果展”在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开展,展期持续至12月15日,对公众免费开放。
“沪港合作成果展”在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开展。上海机场 供图
本次展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通过多元化素材与多角度方式,回顾20年来沪港合作中的重点项目、代表性人物和标志性成果,总结两地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两地未来合作前景。
沪港经贸合作机制在2003年10月建立,随着两地交流日益多元化,沪港经贸合作会议在2015年更名为沪港合作会议。今年11月4日,沪港合作会议机制20周年签约仪式举行。上海市教委、市经信委、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临港集团分别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大学签署相关合作备忘录。(完)
中新网迪拜12月2日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12月1日在迪拜举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院长傅成玉在会上表示,中国的企业家要走绿色发展全面转型之路。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src="//image1.chinanews.com.cn/cnsupload/big/2023/12-02/4-426/edc1065f81724d188a1b3294dab21265.jpg" alt="当地时间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办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WBCSD、中国新闻网共同在阿联酋迪拜举办“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活动。图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院长傅成玉作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
图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院长傅成玉作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傅成玉认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走出了大步伐,在传统能源转型和工业转型也迈出了非常有力的步伐,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是往后看,挑战更大、更艰难。我们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傅成玉认为是工业体系规模大,二氧化碳排放存量大,存量减排是一个重大挑战。
在这个方面,傅成玉认为,中国的企业家要走绿色发展全面转型之路。
在傅成玉看来,尽管二氧化碳排放的存量减排中国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们也有很多技术和方法可以实现。首先,要大力的加快发展新能源。其次,要把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国策来抓,CCUS的意思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傅成玉解释到,绿色转型就是靠技术驱动,所以在CCUS中,中国特别强调“U”,就是将二氧化碳转化和利用,在这一方面我国已经有非常好的技术,目前中国在大力推广,企业家要进一步地往前推。
本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完)